當下此刻

是時候再尋找了

Wednesday, May 31, 2006

花貓相!

成功將小貓的相片上載了...希望不算太遲吧!




喵~~

(本來會放三張相在這篇post的,但不知何故,N次上載都失敗︰上載動作完成後,好像沒有事發生過般,版面不會出現已上載的相片) (三張相片分別為︰近鏡拍得小貓精靈非常的雙眼、小貓躺下讓我按摩及小貓「攤」在地上時,肚子脹脹的樣子)

在街上,我們不時見到有小狗跟著主人走,主人邊叫小狗邊跟,挺有默契,平常得很。不過,「叫貓」而又有反應,我倒是第一次見,真箇大開眼界。

本打算到超級市場買日用品,信步走到公園,看見一對中年夫婦走到公園的一端,男的輕叫一聲︰「喂!貓仔出o黎!」,不消半秒,兩三隻小貓立即從草叢中竄出,筆者心諗︰「嘩?咁堅?貓都叫得郁?」。細看女的原來提著一包剩飯,張開膠袋口,小貓們便大快朵頤起來,雀躍快活,其實很易滿足。

我嘗試走近,其中兩隻「黃金小虎」便機警的咬著塊肉「且退且吃」,賸下一隻腹部脹脹小花貓,竟向我走來,然後︰「喵~~~ 喵~~~」。心下一軟,便輕摸他的頸項與背脊。赫然發現,那脹鼓鼓的小肚原來是有孕!!那種脹與肥胖的脹是不同的,懷孕的脹腹部較硬,局部脹大而有明顯的曲線,貓兒固然亦會對自己的「BB」非常敏感,決不讓我這樣的張三李四騷擾他肚皮下的小寶貝。知道「禁區」後,我便蹲下來與他玩了半天,與其他野貓一樣,這個「小母親」可能太久沒有人呵護他了,我一摸他,他便立即躺下,享受我的「Bensim」,樣子lum得很,還隱約有一絲得戚的意味!

看情形他的小孩快降臨世上了,屆時又會多張吃飯的口,貓媽媽必定疲於奔命,所謂︰「黃口無飽期,嘴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雖曰上天有好生之德,但小生命甫出生便要為餬口而奮鬥,為何而生?餵飼是救他們還是害了他們?嗯…這些問題或許太艱澀,相信大部份的餵飼者,都只是本著「見其生不忍見其死」之道,為好天曬落雨淋的脆弱小生命,添一份溫情。

Tuesday, May 30, 2006

薯仔屋 x 2


猶記得上一趟薯仔屋派對後,史塔多番「提醒」眾人五月三十日是個再舉行派對的「好日子」云云。言猶在耳,一眾哇哈哈網友又聚在薯仔屋。

每次到哇哈哈 / 曼網的活動中,總會認識一班新朋友,這次亦不例外,與阿bon、舒米聰等都是初次相會,感覺其實頗為新鮮。(記憶所及,尚有好幾個哇哈哈成員還是緣慳一面的)

部份薯仔屋的食物有長足的進步︰pizza的皮又薄又脆,皮「芯」很入味,芝士的份量亦恰到好處;烤豬肉串亦是惹味得來又不會烤得太乾太脆,內裡仍有肉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部份食物實在太鹹!筆者向其一名店員反映,他竟道原來有不少訪客投訴食物太淡,他們才「下重手」的,香港人真的那麼喜歡濃味的食物嘛?

筆者有不同圈子的朋友,在某些圈子中,我算是十分「靜侷」的人,常被投訴「沒反應」;反之,到薯仔屋派對時,筆者、波波6:4等經常胡說八道,瞎扯一些「爛gag」,相對之下,我又似乎「過份活躍」!

整晚的高潮當然是大家硬將蛋糕往史塔的咀裡送,拍完照後的史史,滿臉通紅,呼吸困難,邊說話邊噴榚,乍看猶有性命之虞,但原來他連「哽親」都沒有,史塔果然能人所不能,無怪乎是次可以號召近三十人到場!

Saturday, May 20, 2006

十姑娘的啟示


約半年前看過一輯《新聞透視》/《星期X檔案》,哪一套?不記得了。內容大致描述一班耆英們如何準備參加一個「耆英社交舞大賽」,每對夫婦都把自己打扮得靚靚的,加上每日勤練舞步,過著不止是退而不休,而是更加積極的生活。那幾對夫婦,年約六十多至八十多也有,但每人臉上也掛著幸福自然的微笑,教人如沐春風。

同時,近日報紙鬧得熱烘烘的,除了屯門公園那班刁民外,還有十姑娘與賭王的恩恩怨怨。吸引我的,不是那些花邊新聞,是十姑娘的威勢。據悉,十姑娘已有八十歲,不但沒有一般老者的暮氣沉沉,反之看上去目光如炬、不怒而威,大有強者的風采,是數十寒暑閱歷與智慧的結晶。

老,是不是就是「無用」、「終結」、「等死」、「無價值」的同義詞?

筆者深信,人生的態度比一切都重要。

你未必一定要擁有像十姑娘的財富與勢力,才可以有這副威勢與光采。看她的過去︰在一個大賭場工作多年,要與黑白二道交手,與葡國/特區政府周旋,帶領一群烏煙瘴氣的員工,還要活在一個關係極其複雜的家族,相信一定要有過人的堅忍與信念,時刻保持積極上進,才可以保持自己的江湖地位,驕傲的活到今天。

那班參加比賽的長者又如何呢?在節目尾聲中,記者逐一訪問他們,問他們仍然「紮紮跳」的理由,他們的話不約而同都是︰「保持積極的人生,每日也在學習。」我們明白到,只要不甘平凡,每人也可以make a difference。

十姑娘與新聞節目的啟示是,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掌握在歲月的手中。只要有心,就永遠不會遲,人生是有得選擇的。

Thursday, May 18, 2006

中女萬歲!!

身邊很多女生都說「男人只愛年輕的」。其實不然,我想告訴她們,有內涵的女人,一定更吸引。

問題是,我們很難要求一些過份早熟的女中學生會與你談「人生的意義」,我們亦不容易找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女生談「個人在工作上的定位」,我們更難要求自己找一個與自己母親年紀相若的人,翦燭夜話。

賸下的,只有具一定閱歷,又能保持自我的中女們。

首選,當然是近日的大紅人吳美珩。自《天地豪情》起,筆者已經非常喜歡看她的演出。與一般袒胸露背,或是佯裝可愛的女藝人不同,吳散發著一種鮮見的古典美與優雅氣質,決不是硬裝可以成事的。在《女》劇中,她要演一個不識世途險惡的「蠢蠢地」小女人,真箇為難了她。

另一位是劉若英。起初完全不察覺這位寶島女歌手的存在,但相信一眾男生看過《20 30 40》後,都會被她那種帶著滄桑的天真爛漫所迷倒。片中她買完衣服後剪線頭的一幕,筆者與6:4仍然談論至今。大家又有沒有聽過《後來》?

瞿穎是另一位時刻流露著氣質與魅力的藝人。最深刻的印象莫過如多年前的Sony Ericsson廣告,原來很多人都不知道劉德華身邊那個就是瞿穎。當年的她,塗了鮮紅的脣膏,對著鏡頭微微一笑,已經搶了關芝琳的鋒芒。在《千機變二》中(我沒有看過這部「鉅著」),瞿穎以古裝出現,造型突出,妖冶得足以惑動人心,可見瞿穎可塑性之高。(哈哈,當年我也偶有看《真情告白》架!)

外籍中女,Nicole Kidman,捨佢其誰?在《Far and Away》(大地雄心)中,她仍然年輕,當年這個獨自由澳洲飄洋過海到好來塢的女孩仍散發著難耐的陣陣娘味。自《To Die For》(不惜一切) 起,她的演技開始獲得肯定。與Tom Cruise離婚後,她好像脫胎換骨般,越來越有女人味,誰說婚姻是女人的終結?

具魅力的外籍中女還有很多,例如America’s Next Top Model的主持與模特兒公司創辦人之一的Tyra Banks。撇開豐腴與性感,她的熱情奔放,似在告訴萬物她對生命的熱愛與投入。主持節目時,她每句話都很有passion,很喜歡有passion的人,這是積極、熱愛人生的表現。

內地同胞,想得起的,還有鞏俐。她的代表作當然是《秦俑》,那幕她奔向火焰,臨別前回眸嫣然一笑,殺死了多少男生。去年看《2046》,她演的「黑寡婦」冷峻深沉,但卻又對梁朝偉飾演的周慕雲暗生情愫,他倆分別前的一吻,觀眾看得心醉,也為鞏俐只是因為背著「蘇麗珍」這個名字而得周慕雲的愛,感到一點可惜。

幾乎漏了一個 - 蘇玉華。可能有部份朋友覺得她像一個師奶多於「中女」。細看她在電視劇的演出,她是個演技頗多元化的女藝人。幾年前的《衝上雲霄》,她演一個航空公司supervisor級的職員,便活脫脫的做出了專業成熟的中女之典範,理性與感性兼備。至去年的《奪命真夫》,意外地除了有拍得極真實的勾心鬥角場面外,還有演一個失落迷惑妻子的蘇玉華,她那些既拿不定主意又「慌失失」的表情,告訴大家什麼是實而不華的演員。(不說不知,6:4也非常喜歡蘇玉華的,哈哈)

好友6:4反映,何以筆者提到的云云中女當中竟然沒有Renée Zellweger (雲妮絲維嘉)? 對!Renée Zellweger是一名可塑性頗高的演員,在《Jerry Maguire》(甜心先生)開始為人認識,當時已有感這名女演員演得收放自如,自然得很。(尤其她在廚房被家人質疑應否與Tom Cruise一起時,她奮力高呼三句"I Love him, I love him, I love him!!") 筆者認為,演戲是否出色其中一個標準,是能否令觀眾完全代入演員戲裡的角色,而並非「演戲被觀眾看」,Renée Zellweger就是做到了這一點。其後的《Chicago》裡的Roxie更屬經典之作,嬌艷又狡猾,完美演繹出「嫵媚」二字。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Bridget Jones Dairy》系列裡的搞笑角色啦!(又上載不到圖片...)

各男網友們,同意嘛?

Wednesday, May 17, 2006

運氣 > 努力?


看過了《迷失決勝分》(matchpoint),很有意思的一部電影。

中學時代的筆者,曾經認為人最重要的是「食力」。但一次與長輩的對話,教我印象難忘。(當時約為1994年)

長輩︰「細佬,伯伯問你,你覺得人生在世最重要是什麼?」
筆者︰「嗯…我想是實力吧!」
長輩︰「哈哈哈哈!!我年輕時也曾經有這樣的想法。讓我告訴你,你要好好記住,人最重要的是際遇,到你年紀再大一點時你便會同意我說的話。」

當年筆者聽了,感受不太深,總覺得這樣想有點消極。他的一句話,當時未足以動搖一個少不更事的小伙子。

不過,十二年後,憶起這一席話,感慨萬千。同意,不得不同意他的話,雖然同意得來帶點淡然,但也很真實。

不是自己有什麼不如意的事,但眼見身邊事物的發展,不由得我不信「際遇」二字。

部份朋友 / 長輩認為,筆者在某些事情上是個非常幸運的人,但「十年窗下無人問」是真的 (當然這句話的第二句絕不適合我)。他們不知道,每一步都是筆者以二十步的氣力向前走。以見工為例,每次都是苦練兩文三語 (聽講寫看)、橫掃大量不同類型的書籍、做足一切有關這工作的資料搜集、多次嘗試打破昨日的我,跳出思考的桎梏。這種習慣已經持續了有四五年。不過幾乎每次,擦網的一球,都跌回我方的場上,勝敗只在一線之間。(不過,可能我其實是非常之幸運,沒有幸運很多事連邊也沾不上,哈)

反之,運氣可以讓一個霉到出汁的人所向披靡,例子屢見不鮮。

見工時,倘某日quota不足,會有「有趣」的情形出現。部份女孩子,是時候感謝父母了,如果妳是男孩,結果可能會很不同。甚或,如你是隔級「門生」,你如何不濟,也會有人為了証明自己的「產品」成功,而為你爛布上添花,達成「雙贏」。

一個聯合聲明,殖民大官紛紛還鄉,在米字旗下繼續安穩淡泊的生活。水鬼升城隍,「訓醒覺就有」的人有大人在。你們要反省一下,以你們的質素,走出私人市場會落得個怎樣的收場?人貴自知,不要再怨了。

一些筆者眼中頗有才華的友人,老是欠缺運氣,不是被投閒置散,就是連份像樣的工作也找不到。

例子有如恆河沙數。

我常跟部份友人說︰「如果我與你早出世五年,不用太多,五年就夠,我與你可能在另一個地方相遇。」

人生在世,人浮於事,受著經濟、政治等種種社會趨勢所影響,有時我們好像只是颱風下的海洋裡的一粒沙。想到那裡不由我們決定,浪到了,在「勢」的便齊齊風生水起,飛沙風中轉。

即使如此,但我們都沒有躲避的理由,我仍然深信「機會只為有最佳準備的人而設」。

啊…忘了說,《Matchpoint》這部電影拍得很好,將一個近乎哲學的題材以生活最普通的事來演繹 – 打網球。喜歡電影的男主角,不俊美,但演得到那種具殺氣的深沉與野心,沉著而目標明確,清楚自己要什麼,沒有一刻懷疑。演富家女的是《Dear Frankie》(爸爸愛的回信) 的女主角,雖甜美但欠了一點神采,雖不搶鏡但又恰如其分。另一名女角Scarlet Johansson,之前看過《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東京) 時已覺得她頗有魅力,自信的微笑與堅定的眼神,誘得本來沉著的男角也性急起來。

筆者一向都覺得人生上每個決定都有如賭博,看過《Matchpoint》後這種感覺更甚。有時當我們可以做的已經做過,期待的是成事在天,期待擦網的球跌在敵方的場上,讓我們取得有驚無險的勝利。

Tuesday, May 16, 2006

初次外訪 – 澳門



首次以協會秘書身份外訪,地點是咫尺之遙的澳門。

Turbo Jet泊岸後,澳門海關的代表人員已在踏板的一端等待我們。一行人經特別通道 (第一次走,很新鮮) 走到待客室,寒暄一番,交換名片,再登上澳門政府的車輛,下塌一家位於山腰的酒店,環境清幽,四周散著薑花香味,很不俗的地方。

下塌酒店後,到總部覲見澳門海關關長。畢竟也是受中共政府親自任命的澳門特區主要官員,加上自己也背著一個身份,難免有點緊張。第一眼見到關長,非常年輕,看上去也不過四十六、七歲、皮膚黝黑、架著金絲眼鏡,談吐固然得體,不慍不火,值得學習。

緊接著的,是一個「官式午餐」,地點是澳門旅遊塔塔頂的旋轉餐廳。

澳門旅遊塔置有一架以極速上升下降的升降機 (頗像東京池袋那一架),當你開始感到耳鳴之時,電梯已到達餐廳的一層。該聚餐是buffet,食物質素並不突出,約及香港四星酒店的水平,景致則非常不錯。餐廳本身呈圓形,在餐廳走一周,便可一覽整個澳門,居高臨下,好不愉快。

下午到了澳門機場,到埗第一個感覺是 – 嘩…乜咁…靜o既?那個離境大堂,真箇小貓三四隻。具體一點說,筆者能夠在十秒內點算在離境大堂內的旅客人數。那些旅遊巴士的櫃枱、航空公司辦理登機手續的櫃枱、商店等都頗為冷清。在這裡工作的人,相信都可頤養天年。

再到下層的入境大堂,空閒度沒有兩樣。那六條行李輸送帶都是動也不動,空空如也的,不同部門的政府人員,只有在工作的地方,「等野做」。他條係他條,但相信也是枯燥得很。

再到停機坪,停留了約十五分鐘,很靜…沒有飛機升降。在香港,這是匪夷所思的事。拍了個照,跟那裡的工作人員閒談幾句,便離開停機坪,往貨運站進發。

筆者曾經在貨運站工作。在香港的空運貨站,筆者只要將電腦系統摸熟,與貨站人員保持良好關係,熟悉各項進出口物品的法例,工作其實並不困難。

但,走進澳門的空運貨站…咦?

帶隊的當地人員隨即幽了自己一默︰「點呀?似唔似七十年代的香港?」。坦白說,那裡與香港的規模真的相差極遠,整個貨運站基本上是「一眼睇晒」。存貨的地方沒有電腦系統安排 / 記錄、人與「剷車」爭路 (香港也是這樣,但這裡更嚴重)、提貨過程非常簡單、貨站保安人員正在打瞌睡…

不過,要公道,澳門與香港食糊方式不同,物流業是香港的四大經濟支柱之一,但澳門並不靠物流業推動經濟發展,他們的設施相對較遜,也屬正常。

當晚 (星期一晚) 再來官式晚餐。這次則特別得多了,據稱是傳統的葡國菜。先來的是一個湯,味道很特別,鹹得來又不澀口,湯料有蕃茄、馬鈴薯、洋蔥、瘦肉粒及一大堆不知名的食物。湯面上澆了幾滴橄欖油,令口味更exotic。

隨之而來的是馬介休。魚皮及小部份魚肉有點脆口,相信是煎過的。魚肉鮮嫩彈性十足,伴碟是一些經過腌製的薯仔粒,配合切碎的葡國傳統香料,味道雖然鹹了一點 (筆者愛清淡),但還是很特別的一道菜。稍後端來的無骨豬扒乏善可陳,不提了。

最後的甜品稱為「木糠蛋糕」。那些「木糠」是壓碎的餅乾,帶著淡淡甜味;蛋糕則很有特色,是由一些自家製的cream「打」成,質感很強很結實,活像一些真材實料的雲呢拿雪糕,味道屬整晚之冠,大讚!

今天早上到了關閘海關站 (關閘本身是一個地方,不是「關閘,放狗」的「關閘」),那裡與珠海拱北關口接壤。經過指揮官的講解,意外發現原來每天也有幾二三十萬人往來珠海與澳門,除了自由行及穩膽水貨客外,原來有很多澳門人都在珠海置業,每天往來兩地上班 / 上學。緣故是澳門本身面積很小,交通網絡亦算便捷,故此北上置業不存在著「交通不便」的考慮,加上內地生活指數畢竟較低,也就吸引不少收入不高的澳門人遷居內地。

在參觀過程中,事實上他們也有不系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例如,他們處理違禁/ 超額鮮肉類 / 家禽類 / 蔬菜類的程序比香港的快捷方便得多。即使檢控也只是幾張紙了事,簡單過食環署發出定期罰款通知書!反之,香港的我們要開檔案、預備檢控文件、處理証物,甚或向疑人錄取口供 / 轉介案件。這些投放資源與執法效益不成正比的程序,有必要簡化下來,讓前線人員有更多時間處理更有意思的事。

最後一個聚餐在酒店的中菜廳舉行。在政府工作過的朋友,都知道吃飯 / 拍照時擺位必須按seniority或階級,一級一級事先安排妥當,不得造次。按正常排位,小弟左方應為一名非常健談生鬼的助理關長,右方應為關長的顧問 (我要強調是對方很有禮貌,出動頗高級的人員接待,而非小弟本身高級,小弟只是部門一名小薯仔。由於是我方宴請,所以我方主席應坐在中央,如此類推)。人來了,顧問依然坐在我的右方,但誰不知關長來到竟坐在小弟左方!oh!令我有點緊張,不得不用盡生平所學集中精神去答他的問題 (當然他只是與我寒暄…),當然,在過程中,學會了對方的應對技巧與談吐,也是件好事。

回程船上,相信是由於颱風的關係,感覺有如坐過山車一樣,都幾好玩,但拋多兩拋,筆者與另一位拍檔都感到有點不適,要不停談話來分散注意力,免得將剛才吃完的都「獲利回吐」!!


後記︰對上一次去澳門已經約五年前的事,當時澳門仍然頗為落後,除了葡京與那些主教山、議事亭前地外,便沒有特別的景點。闊別五年,澳門多了極多的建築物與娛樂場所,活像一個不夜城,值得再去一趟。撇開那些官式聚餐,他們安排了一輛車與兩名人員與我們四處吃喝,十分快活,筆者仍然很懷念那些濃滑奶茶與辣魚包!

Thursday, May 11, 2006

去吧!掃屎兵團!

剛剛兩星期都在頂替上司的工作 (政府內叫doule up),開了一大堆沒甚意義的會議,終將回復自由身了!

連續三天都到北角政府合署sit in不同的課程,為六月的另一場show做事前準備。向來喜歡服讀能與其他部門的公務員一同上課的課程。哪怕課程本身有多悶,能一覽不同部門的文化煞是有趣,常見者如︰

1. 站在自己單一部門的角度去「估量」其他部門或政策局的工作方針;
2. 以為「專業職系」與「一般職系」的工作態度會有分別;
3. 以為「紀律部隊」一定有義氣,工作文化會與其他「文職」部門不同;
4. 以為自己部門所採用的工作模式 / 政策 / 電腦軟件 / 複雜的人事關係是他們獨有的。

能偶爾如此進修幾天,是件美事 - 既可學習新知識,又可與其他部門交流。五月中至尾還有幾天,要享受一下。

都說無欲則剛,新調任的另一位上司說話風趣幽默,抵死啜核得很。他自覺已達「紫禁之顛」,不會再與其他人「跑」了,故此對工作看得很輕。面對一次又一次的show,他都處之泰然,還譏評我們為「掃屎兵團」 - 上級不想處理的事 / 做醜人時,我們幾個都「捨我其誰」,專替他們拾屎。至於我們的階級,則為「屎撈人」,連學生都為我們感到無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