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此刻

是時候再尋找了

Tuesday, January 31, 2006

二說《霍元甲》


在李連杰的電影中,此片屬近年少見的大製作。那天津的街道、兩個比武的場所、沽月樓、小鄉村等相信都是建出來的佈景。那舊天津的街景尤為認真,連街招上的字句也清晰可辨,這都某程度上反映著于仁泰的期望與野心。

被刪去的情節
已有半個世紀沒看過李連杰的古裝武打片了,在觀看《霍元甲》前,看了極多相關的報道。不說不知,原來放映中的版本刪減了下列的情節︰

一、楊紫瓊的戲份 – 老早知道楊紫瓊的戲份會被刪減。看畢全片後,驚覺︰「咦喂?楊紫瓊去佐邊?」修正修正,楊的戲份是完全刪掉了,怪不得她都沒有出現在《霍元甲》的電影海報中,取而代之的是在香港名不見經傳的孫欐。據悉,楊本飾演一名奧委會成員,與李連杰會有對手戲,但導演表示「部戲已經太多信息」,故此楊的戲份被蒸發得不留痕跡。(小記︰于仁泰表示,她的戲份會還原在電影的DVD上,典型的商業行為)

二、教徒弟功夫的情節 – 有看過Roadshow或其他trailer / 劇照的朋友對此應不會陌生。李在戲中初期性格傲慢驕縱,連教徒弟功夫時都會大發雷霆,更一拳擊破了一塊木,演一演野。

三、與泰仔對打一幕 – 戲中李流浪於中暹交界的小村落,後因村中小童被暹羅人所傷,李被迫與其交手,因而「悟道」,繼而「還俗」,回到天津。沒有了這部份,朋友對此大表不滿,說李純粹插插下秧,感受一下大自然便悟道,好像說不過去。嗯…如保留這部份的話,無可否認劇情的確會發展得較「順理成章」。不過,也許是有比較的關係,筆者倒覺得是次劇情發展已頗合情理。 回顧李的電影,只有《太極張三豐》與《黃飛鴻之西域雄師》是有李連杰「發癲」/「變傻」的情節,當中他的悟道比《霍》片中的一段更不知所云!

武打場面
八個字「精彩絕倫,驚心動魄」。

導演的做法聰明。今年新年沒有其他強片賀歲,故《霍》也算是一部矚目的電影,為有先聲奪人的效果,劇情以倒叙的方式發展︰導演先安排李在片頭個人表演一趟,耍耍套路熱熱身,隨後送上他與兩名外籍高手對戰,鏡頭卻又立即轉到三十年前霍元甲的孩童年代,細說他學武的原由。這如此安排,觀眾既不會被悶親,同時透過開段的字幕介紹,畫龍點睛,點出了本片的主題。

袁和平已多次與李連杰合作,經典作有《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及《精武英雄》等,故此動作場面必須有突破,方能對觀眾對導演對自己有交待。縱觀全片,袁做到了,例子可見︰

一、在李以往的電影,很少會見他一邊碌地沙一邊對打、或是一邊飛撲一邊攻擊的場面,這些動作也很難拍得好看,攝影師及導演的功力有決定性的影響。觀乎劇中霍元甲與秦爺沽月樓一戰,袁和平交足了水準。

二、今次的武鬥場面變化多端,每場也有不同的處︰有兵器對策 (纓槍、刀、三節棍、日本武士刀、劍) ,赤手空拳的技擊中也有不同的場景 (架空木台、石製擂台、酒樓、樓梯、人工魚池、西式舞台),又有李個人的套路表演,可謂各適其適,一次過讓觀眾看個夠。

三、運用了電腦特技,增強視覺效果。李過去的電影多用「威也」或替身 (唔計西片),《霍》片透過電腦特技,武俠化了戲中角色的一些翻騰動作。唯一最明顯的穿崩,就是霍元甲與趙健的一戰︰霍棄走木樁,用繩索爬上架空木台決戰,爬到木台時趙健立刻把握機會攻擊霍,霍此時雙掌一推,打了一個側空翻閃避,並穩穩的站在台上 – 那個側空翻的角度及勁度…似乎違反了地心吸力。

四、氣氛的控制也有不同。李以往的武打場面只有一種氣氛︰緊湊,大家都明知李會贏的 (唔計《Lethal Weapon 4》,畢竟他在片中是反派)。《霍元甲》一片中,氣氛控制技巧見於︰

(i) 霍元甲與兩名外籍人士的決戰氣氛是較輕鬆的,大伙兒士氣是高昂的,霍展現的自信配合他清脆俐落的動作,暗暗烘托出這個氣氛;

(ii) 霍與趙健對戰的一幕拍得硬橋硬馬,緊張的氣氛源於架空木台的危險性。此戰在劇中屬霍的成名戰,這點觀眾亦必感受得到,所以氣氛雖是緊張,但大家都只是在期待霍勝出的一刻,不會有「登佢緊張」的感覺;

(iii) 霍元甲與秦爺一戰源於早有舖排的恩怨,霍與知交農勁蓀的突然交惡,更為緊張的氣氛做了準備,其後霍與秦爺的武器 – 兩把鋒利的刀,已隱隱告訴觀眾這是生死相搏的一戰。導演透過當時的雷電交加及重低音配樂,攝製出一幕驚心動魄的決鬥;(後記︰對打中霍明明是劈了秦爺的頭頂一刀,為何此傷痕不見於秦爺的屍首上?)

(iv) 最後,霍與田中安野的一戰,霍先處於上風,氣氛不算緊張,但換場時的一口茶,觀眾必已感到下場的決鬥標誌著霍元甲生命的終結。一口烏烏的黑血,成了這場的轉捩點 – 由武者決鬥變成民族精神的展現,李的毒發帶出了悲壯傷痛的氣氛。那一刻起,霍元甲的犧牲,令中國人都驚覺要「自強不息」。

動作場面上,《霍元甲》是極出色的。要挑剔的是…為何要選中村獅童呢?他明顯不會任何武術,與霍兵器相搏的一幕有多次的穿崩,清清楚楚的看到用武士刀的不是中村本身。在徒手相搏時,中村的動作也流於簡單。筆者不太熟悉日本的動作演員,倉田保昭固然垂垂老矣,但《霹靂火》中的加山雄三也不俗呀!他在日本也頗為有名,筆者對中村的印象,還離不開《藉著雨點說愛你》中那深受妻子離世而傷痛的父親。

總結
動作場面以外,筆者覺得其他感情線尚算及格。至少比起以往的李連杰電影有長足的進步。以前,感情線只是支線,只有點綴的作用,或以此用作推進劇情的工具 (例如黃飛鴻與十三姨的關係)。在《霍元甲》中,霍的父女情 (哎唷,那個飾演霍元甲女兒的小女孩精靈可愛得緊!)、母子情、兄弟情、愛情等都有一定的份量,人性化了一個一代宗師,立體化了霍元甲的人生。大家見到的都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有功有過,不再單單是一名武者了。(又,詳細評論劇情,是6:4的工作)

《霍元甲》以「李連杰的最重要電影」招徠,英文版是“final martial arts epic”。常說電影文化影響深遠,的確,李的電影影響了筆者,電影亦大大影響了睇戲之王6:4 。不過,站在高處的人,應選在喝采聲最響亮的時刻退下來,讓觀眾的集體回憶永遠留下他的英雄形象,亦讓群眾的喝采聲永遠留在英雄的腦海裡。倘若李連杰真的不作拍片,我會永永遠遠懷念銀幕上的他,但如果他仍會拍動作片以外的片種,我儘管拭目以待,看看不打功夫的李連杰會生怎樣!


後記︰
一、感謝波兄小弟塗鴉的認同。 波兄的網頁當中亦有不同類型的好文章,有興趣可以到 (www.ballto.net)。

二、答parker兄的話︰Tony Jaa的電影,我只看過《拳霸》,有機會亦必會看看《冬蔭功》。對他感覺,我會說是「唔止當自己無阿媽生,直情當埋其他人都係」。Tony Jaa的電影其實是個人表演,那些在玻璃間打側空翻、以一字馬滑過車底、在簷蓬間以不停翻筋斗、一腳踢碎街燈的全都好看有餘,實際不足。但以戲論戲,他的電影的確十分刺激,娛樂性一百分。

以武術的角度來說,我不大喜歡那些反傳統的人,畢竟武術不是技擊的同義詞,不能夠說套路的動作不夠實際便全盤推翻了祖宗的武術文化,須知道傳統的武術理論與中國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因此,我不大喜歡看李小龍的電影。

談Tony Jaa的功夫前,要引述《霍元甲》的一句,武術本身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習武者的強弱之別。

純說技擊,近幾十年我看的確是泰拳獨佔鰲頭。泰拳是「目標為本」的武術 (或許只算「運動」),重點之一是拳腳肘膝要夠硬夠快夠狠,學者要捱得打,要很受得那些硬操的皮肉之苦。單是「襟打夠狼」這一點,泰拳已足以令其他以習套路為主的派別膽怯,在擂台上佔了先機。不過,近年中國興起一股「散打熱」,我們且看它能否取代泰拳,成為新興武術。

三、得到的提點︰中文系出身的指出,自從明朝時發明日照及風乾的方法後,海鹽已「今非昔比」,不再屬高價貨品;亦提出數點,表示那裡有大量的雞蛋亦未嘗不合常理...嗯,故此那段「村莊裡的穿崩」也就抽起了。

(以上圖片全取自新浪網 http://ent.sina.com.cn/f/huoyuanjia/index.shtml)

Thursday, January 26, 2006

跌落地乸番咋沙

是早回到公司,S就向筆者讀出以下一段新聞︰




要 求 勿 提 好 建 議   留 首 長 連 任 提 出 AO 試 考 題 維 護 首 長 被 斥 荒 謬

【 本 報 訊 】 被 視 為 港 府 精 英 的 政 務 官 ( 俗 稱 AO ) 近 年 備 受 批 評 要 為 問 責 官 員 做 政 治 化工 作 , 難 以 持 守 公 務 員 政 治 中 立 , 近 日 連 政 務 官 入 職 考 試 也 日 趨 政 治 化 。 上 周 六 進 行 的 政 務 官 入 職 試 中 , 其 中 一 條 問 題 要 求 考 生 為 教 育 部 長 撰 寫 一 篇 演 講 稿 , 但 竟 要 求 考 生 不 必 提 出 好 的 建 議 , 因 為 該 城 市 的 首 長 要 競 選 連 任 , 好 建 議 應 該 留 給 首 長 連 任 時 才 提 出 。 立 法 會 議 員 張 文 光 直 斥 試 題 「 荒 謬 」 , 要 未 來 的 政 務 官 考 慮 首 長 選 舉 問 題 , 破 壞 傳 統 文 官 制 度 。
公 務 員 事 務 局 上 周 六 舉 行 政 務 官 第 二 輪 筆 試 。 據 悉 , 這 次 試 卷 圍 繞 教 育 政 策 , 其 中 一 條 試 題 要 求 考 生 為 教育 部 長 撰 寫 一 篇 講 稿 , 給 部 長 在 市 議 會 答 辯 , 解 釋 政 府 的 高 等 教 育 政 策 , 但 由 於 該 城 市 的 市長 將 要 競 選 連 任 , 不 要 在 演 辭 提 出 好 的 點 子 , 要 留 待 首 長 連 任 時 才 可 以 提 出 , 以 及 不 要 作 空 洞 的 承 諾 。

有 考 生 向 本 報 直 斥 : 「 政 務 官 效 忠 對 象 係 市 民 , 唔 係 特 首 , 有 好 點子 點 解 唔 可 以 提 出 ? 」 政 務 官 不 是 問 責 局 長 , 他 憂 慮 日 後 所 有 政 務 官 都 要 兼 顧 特 首 連 任 事 宜。 另 一 考 生 則 批 評 , 公 務 員 是 非 政 治 化 , 若 有 好 的 政 策 , 無 論 是 政 務 官 還 是 教 育 部 長 , 應 該 早 些 提 出 來 及 諮 詢 , 這 才 是 造 福 市 民 。

有 政 務 官 認 為, 以 往 未 聽 聞 說 有 這 樣 的 試 題 , 通 常 只 是 提 出 一 些 假 設 問 題 , 要 求 考 生 解 決 , 不 需 要 考 慮 首 長 連 任 問 題 。
另 一 政 務 官 指 , 香 港 社 會 愈 來 愈 政 治 化 , 他 們 的 工 作 難 免 與 政 治 有 關 , 但 這 樣 出 試 題 , 要 考 生 因 首 長 將 要 連 任 而 不 要 提 新 政 策 , 是 令 人 覺 得 政 府 想 破 壞 公 務 員 政 治 中 立 的 形 象 , 「 就 算 事 實 係 咁 , 都 唔 應 該 寫 試 題 上 面 , 咁 係 完 全 無 深 思 熟 慮 。 」

對 於 政 府 這 樣 出 試 題 , 民 主 黨 公 務 員 事 務 發 言 人 張 文 光 直 斥 「 荒 謬 」 , 他 指 政 府 當 初 推 銷 問 責 制 , 就 是 要 令 公 務 員 保 持 政 治 中 立 , 不 受 政 治 影 響 , 可 以 獨 立 地 向 特 首 及 官 員 反 映 意 見 , 但 招 聘 公 務 員時 , 又 要 考 生 考 慮 首 長 選 舉 , 無 疑 主 動 破 壞 傳 統 文 官 制 , 更 要 官 員 為 特 首 曾 蔭 權 連 任 造 勢 ,不 要 在 目 前 提 出 好 的 政 策 。


城 市 大 學 專 業進 修 學 院 高 級 講 師 宋 立 功 則 指 , 若 試 題 是 要 考 生 以 特 首 助 理 的 身 份 , 為 特 首 「 度 橋 」 無 可 厚 非 , 但 試 題 的 形 式 不 是 這 樣 , 這 只 會 令 人 覺 得 , 政 務 官 是 為 特 首 及 政 治 服 務 , 引 起 不 必 要 的 猜 測 。

特 首 辦 發 言 人接 受 查 詢 時 表 示 , 試 題 與 特 首 完 全 無 關 , 是 由 公 務 員 事 務 局 決 定 。 該 局 的 發 言 人 回 應 說 , 政 務 官 考 試 試 題 一 向 虛 構 , 也 不 是 用 來 測 試 考 生 的 政 治 立 場 , 而 是 評 核 考 生 的 分 析 、 撰 寫 、 組 織 及 獨 創 性

政 務 官 是 特 區 政 府 最 精 英 的 職 系 , 約 二 萬 七 千 元 的 起 薪 點 、 平 步 青 雲 的 晉 升 階 梯 , 動 輒 吸 引 成 千 上 萬 人 報 考 , 但 這 個 現 代 科 舉 試 絕 不 容 易 應 付 , 考 生 需 要 通 過 兩 關 筆 試 、 三 回 合 的 面 試 , 才 能 獲 得 一紙 聘 書 , 每 次 受 聘 者 往 往 不 多 於 三 十 人 , 可 說 是 「 一 將 功 成 萬 骨 枯 」 。

第 一 次 筆 試 是 基 本 中 、 英 文 水 平 測 試 , 第 二 次 筆 試 則 會 提 出 一 些 具 爭 議 性 例 子 及 社 會 問 題 , 要 求 考 生 提 出 解 決 方 法 。 一 般 而 言 , 試 題 往 往 避 開 政 治 化 的 議 題 , 也 不 會 提 及 首 長 競 選 連 任 等 政 治 問 題 。過 往 的 題 目 包 括 卡 拉 OK 發 生 大 火 , 政 府 應 如 何 在 監 管 業 界 安 全 及 保 障 營 商 環 境 之 間 取 得 平 衡 ; 政 府 與 新 界 原 居 民 就 工 務 工 程 問 題 有 紛 爭 , 如 何 協 助 政 府 爭 取 鄉 紳 支 持 等 。


筆 試 的 目 的 是 透 過 撰 寫 文章 , 考 核 考 生 的 語 文 能 力 、 對 社 會 事 務 的 掌 握 及 從 考 生 建 議 的 答 案 , 了 解 其 思 維 是 否 適 合 在 政 府 工 作 。 經 過 兩 關 筆 試 後 , 絕 大 部 份 的 考 生 都 會 行 人 止 步 , 只 會 剩 下 約 一 百 人 參 與 餘 下 三 關 面 試 , 第 一 關 面 試 通 常 篩 走 約 四 十 人 , 經 過 第 二 、 三 關 面 試 後 , 便 會 正 式 選 出 受 聘 的 三 十 人 。


---------------------------------------------------------------------------------------------

香港人也真是...的確,是次試題頗為刁鑽,尤其是那個有關華市 (試題中的虛構城市) 副學士學額、失業率及施政報告所許下的承諾的議題。但筆者頗肯定,上述考生有點「誤中副車」。

爭議性的是試題一,那題本應就是政策發言,要求考生從派發的文件檔案中找出有用的資料,整理過後,就再作有邏輯有理據的分析,從而為政策護航。當中考核的是考生的中英語表達能力,思考方向及組織力 -- 試題的確要求考生「無須」提出好的點子,因為被委派的工作就是解釋現有的政策嘛!!不是要求考生「吹水」或無中生有!

筆者同意是次的題目用語不當,上述斜字是我所同意的,不過會否是這次考試的議題實在太「離罩」,部份考生心知大勢已去,故此「反目」呢? 則屬見仁見智。

再者,在今時今日的公務員系統下,都沒有所謂「效忠唔效忠」。對社會有利的事,在資源足夠及不會影響政府聲譽的情況下,就應該做。用「市民」一詞實在吊詭,領取綜援生活朝不保夕的新移民是市民,那末專業人士、商人、工業家、普通打工仔不是「市民」的一部份嗎?政府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平衡不同階層市民的利益 / 權利,做最合適穩妥的決定。說「效忠」,再屬誤點。

同時,試題不是沒有給考生空間去發揮創作力及想像力。在試題三中,題目要求考生在現有的政策下「硬生生」憑空想像一些全新的政策出來,這題足以撲殺大部份考生 (可能包括筆者)。單是這點,已經足以反擊上述的指控。張文光,你才荒謬呀!常常對人不對事。

-------------------------------------------------------------------------------------------

單單是「地理」環境改變,足以改變人的行為。

-------------------------------------------------------------------------------------------

現代還可有左公與史公?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窺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僕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鑱,偽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姦人搆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禦。每有警,輒數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或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於堂上。余宗老塗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云。

Wednesday, January 25, 2006

收馬

還在學的時候,很喜愛看K K Ling的文章,內容大都關於他前線執法的軼事。印象深刻的一篇叫《收馬》,大意為一名因為不肯埋堆的人員 (筆名「無名」),如何被上司糟質欺壓的事。

竟然,我也成為了無名。

「竟成,如果你可以選,你會選擇誰呀?」我不知就裡,難以取捨,吃眼前的屎與未送到咀邊的糞基本上是同一回事。唯有答一個模稜兩可,讓自己下台的答案。自此就種下禍根。

...

「然臣謂小人無用,惟君子則有之。其 何故哉?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財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友,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

Tuesday, January 24, 2006

再論動作演員 - 成龍與盧惠光


成龍
說得興起,一不離二,續談武術電影裡的演員。

他「認第二便無人敢認第一的」,當然是成龍。

先說筆者對成龍的看法。友儕間對成龍的評語有雲泥之別,但大都說他私生活不檢點,「龍女事件」更雪上加霜,又說他的電影千年如一日云云。個人來說,筆者是頗欣賞他的,欣賞他的毅力、魄力與恆心,由一個不學無術、盲字都唔識隻的武師,發展成今時今日國際上家傳戶曉的動作巨星,不是單靠幸運之神的眷顧便能成事。每個成功人物的風光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成龍生於一九五四年 (今年已五十有二!),那是香港經濟還未開始起飛,大眾的生活仍是艱苦的。成龍父親是駐香港法國大使的廚子,母親則是管家,時刻為口奔馳,由得成龍流連街頭。由於居於領事館區,他常與不同國籍的小孩子打架,小一便輟學了。父親為免無心向學的成龍走上歧途,便帶他到京劇武生于沾元 (即于素秋之父) 處學藝,其後成龍身一個藝名出現了,依元字輩排,叫元樓;同門的洪金寶,則叫元龍,其他的師兄弟分別為元彪、元華、元奎等。據稱,那時的生活極為艱若,每天五時起床,然後拉腿、跑步、練功,再讀讀書,還要打掃、清潔等,直至晚上十一時先可以休息。

成龍的年青路十分崎嶇。初拍片時大都只做替身,後被名導演羅維安排為李小龍第二,當時又有另一個藝名「陳元龍」。不過,兩者的演繹方法有著根本的不同,成龍亦因《少林木人巷》、《風雨雙流星》、《飛渡捲雲山》等電影而被譏為「票房毒藥」。數年後,等到《蛇形刁手》,成龍才打出個頭來。往後的《龍的心》、《警察故事》等,更成了經典作品。

坊間常有人將成龍與李連杰相比,看誰的電影好看、誰更「好打」等。但依筆者看,兩人的電影是風馬牛不相及,無從比擬的。在電影中,李連杰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 (《Lethal Weapon 4》裡的黑社會頭子不算…),展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忠、勇、剛、毅、仁,屬百姓的楷模。那邊廂,在成龍的電影裡 (尤其是未到好來塢前),他經常帶出一個「好人唔易做」的信息,典型例子乃《重案組》、《紅番區》與《一個好人》。在片中,一些見義勇為、講良心的好人經常會遭壞人留難。

另外,成龍曾驕傲的表示他的電影是「世界獨有的風格」。部份看官可能會嗤之以鼻,但我要說,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至少,是成龍開創了這類電影的先河。

在成龍之前的武術電影熱潮,99.99%來自李小龍。李小龍的功夫是硬繃繃的,他不苟言笑,打鬥時經常脫去上衣,展出橫練鋼條的身形,動作變化不大,主要是一般的技擊。稍稍學過武的人,都一定能夠講得出︰「哦,呢下係XXX嘛。」之類的說話。相反,成龍的電影充滿著喜劇成份,娛樂性豐富︰例如他在工廠被人圍毆,他會把一個打入雪櫃、另一個則被停在轉輪上,須如倉鼠般不停的跑才可以不被成龍打到、另一個會被成龍的「準備攻擊」嚇得墮海等等…這些「表演武術」屬中國武術與傳統京劇表演的現代化揉合,令成龍的動作電影鶴立雞群。據說,外國投資者亦是看中成龍電影的這個特色,故後來大力支持他拍電影。

愛新棄舊,是人的本性,觀眾亦是人。因此,在九十年代的顛峰過後,那些《警察故事三之超級警察》、《重案組》、《醉拳2》、《紅番區》、《霹靂火》等等,被批評像倒模印出來的商業動作電影,且部部劇情都虎頭蛇尾。其後我看成龍有作反覆的嘗試,直至《玻璃樽》的出現。

《玻璃樽》本是愛情片,但加插了兩大場的打戲,當中不見突兀,屬成功之作。同時,這部電影開始了成龍第一次比較像樣的專業搏擊試演,兩幕打戲都拍得真實緊湊,充滿了現代感,食正了當時剛剛興起的“taebo” 熱潮 (即那類唔湯唔水,以技擊動作當舞蹈的運動)。畫龍點睛的是,成龍大膽起用一副新面孔 – Allan Brad,更以「成龍首席外國徒弟」作招徠。的確,這個Allan雖比郭富城更矮,但他的節奏感極強,動作打得流暢自然,招式亦耍得滿有自信,應在練武時下了不少苦功。在《玻璃樽》中,他搶了成龍與舒淇的鏡,亦成就了他與成龍之間的化學作用,帶來了不俗的票房。

總而言之,我認為成龍的電影初期的確有點胡來之餘又要說教 (如《簡單任務》中的環保與反戰信息),但整體來說是突出和獨有的,他的成就相信亦很難後有來者。正因如此,房祖名曾經表示,母親林鳳嬌對他說︰「仔呀,你的成就點樣都無可能追得上你爸爸,你還是在電影及武術外另找一技之長吧!」房祖名已二十多歲,成龍今年成踏入五十二歲,比李連杰足足年長十年!沒可能再像以往在戲中由頭打到尾了。儘管拭目以待,瞧瞧有沒有像樣的接班人。


後記︰成龍八十年代的電影中,經常有「外國勢力」的出現,他們都是一些曉打的外國演員。當年,普遍觀眾教育水平不高,電影上畫時,電影公司都順理成章為這班演員配上廣東話對白,好等觀眾不用苦苦追看字幕。這個局面,直至《紅番區》才出現突破。

不過,到了《一個好人》時,竟走了回頭路!!那些反派都歷史重演地操流利本地話,不知是否那時已看慣外籍反派講母語的關係,硬是覺得格格不入,覺得他們的對白是「硬生生啪落去的」(6:4言)。據稱就此事,成龍與此片的導演洪金寶大吵了一場,亦成了當時牛頭角順嫂茶餘飯後的話題之一。


盧惠光
有成龍,點可以無光仔。

盧惠光常道成龍是他的大恩公,對他有知遇之恩,沒有成龍便沒有光仔云云。咁誇?先讓我們看看盧的前半生…

盧惠光是泰國華僑,約二十六七歲左右到香港定居。由於學歷不高又沒有什麼專業技能,故此什麼工作也做過。據悉,當中包括地盤散工、快餐店、甚至賣襪的無牌小販,可說是見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後來,因為他會打泰拳,被安排到當時極有名的夜場「荷東」當保安人員。(說穿了,即係「睇場」) 就在那裡,他遇上了改變他一生的人 – 成龍。

成龍賞識盧惠光的身手,加上拍動作電影要人,故此盧惠光成了成家班的一份子。除了成龍的電影,盧惠光還偶爾會粉墨登場,在其他公司的電影中飾演會打的反派。(但這些片太太太爛了,筆者「有幸」看過一兩部,但記憶力好如我都不記得名字,但猶有印象,那些片連《一蚊雞保鑣》都不如…)。真真正正擔正的,是《醉拳二》。

《醉》片中,最教人難忘的,當然就是盧的看家本領 – 朝天腿。當時有外國導演一看,就說他的朝天腿「猶勝尚格雲頓」(Jean-Claude Van Damme)。這個當然!那個呀呀咋咋的比利時人,除了每次在電影中都堅持至少要表演三次一字馬外,還會什麼?《醉》片中,盧惠光的腳如手般靈活,踢出極其多的高難度腿法,柔軟度、耐力與勁力缺一不可。可惜的是,《醉》片後,再沒有電影可以讓盧再顯其如有神助的腿法。到了近年,盧更常在成龍的電影中飾演嘍囉的角色。Oh!無怪乎這些年來教明星打拳與幕後安排拳賽,反成了盧的副業!

Saturday, January 21, 2006

以考試晉身The Apprentice


前無古人的一集
這星期的電視台反覆做著《飛黃騰達》的宣傳,指Donald Trump將會一口氣開除四個參賽者。既屬史無前例,星期六完成考試,與女友匆匆在深水埗的譚仔雲南米線吃過晚飯後,也就飛撲回家。

是次比賽是有關推銷運動用品。參賽者先要設計場地,訂好主題,再在一日的時間裡推銷貨品,營業額較高者為勝。與以往的工作相比,我看這是比較直截了當的,因為這不像以往的某些任務,要由零開始 – 例如設計一項全新的產品,翻新一家酒店 / 單位等。誰不知,這種任務也真箇可以令Donald Trump光火,把瘀血去掉。

姑勿論賽果如何,筆者認為這次失敗的罪魁禍首是Project Manager, Josh。他身為領袖,竟然「大安旨意」將推銷工作全交給Jennifer M.,自己則「印印腳」坐視不理。過程中,眼見銷情不理想,他也沒有力挽狂瀾,督促下屬,滿以為有好的計劃,就可以穩步致勝。不錯,他們的場地設計不俗,但隊員都花太多時間在非profit-making的活動上,James與Mark則「自己顧自己」,除了教小孩子打球外,其他工作則一概不理,完全沒有自發性,白白浪費了那一塊「蛇餅」!這點更令評判之一的Bill Ranzic非常不滿。誠然,他們大可以藉著那群的小朋友的雀躍,向家長們推廣這項運動,賺家長的錢,並同時「吹吹水」,看家長們自己又喜愛什麼運動,打蛇隨棍上。結果,Excel落得個滿盤挫敗,該店的營業額竟大大下降了34%,實在羞家。

被炒者當中,Josh屬罪無可恕一類,他大安旨意兼推卸責任的性格,讓他自吃苦果;Jennifer M.空有一副美人胚子與大方得體的外貌,更傻氣得緊,自誇銷售高手,到頭來卻只會兜售小吃與叫賣 – 這樣先給了隊員高的期望,到頭來達到不標,隊員自然怪罪於她;Mark與James則「心無旁騖」教小朋友打球,推銷的事他們隔岸觀火,沒有從大局著想,主動出擊推銷...嗯...雖屬失職,但其實我看罪不致死。


考試
又來了,又一年。

猶記起去年考試後,天寒地凍,與女友在市中心的金滬庭晚膳,邊吃邊談不亦樂乎。時光飛逝,剛剛的一年發生了很多的事,有興趣可以看看我之前的post – 《走過2005》

都說這種考試的題目是無從可tip。意外的是,與以往大大的不同,整份試題都只關乎一個政策局的工作 – 近來被淝得體無完膚的教育統籌局及相信沒有多少人聽過的香港學術評審局

首題的政策發言表現自覺不俗,表現到應有的水平。次題的discussion paper及第三題的「自由發揮」題則平平,蓋議題太remote了,香港學術評審局!倘若不上去年的準備工作廣度足夠,這個機構根本係聽都未聽過!我相信試場中必有不少「知音」,因為約在開考的一小時後,紛紛有應考者黑面離場。真的不是歧視 fresh graduate – 一個沒有在政府 / 大機構工作過 / 巧合做過相關研究的年輕人,如何育養出那種視野與心細?

雖說有點怨言,但自覺有一點機會下以繼續玩落去,但那已是四月的事了。
謹記「看得遠,做得近」。

(上圖取自http://apprentice.tv.yahoo.com/trump/04/)

Monday, January 16, 2006

再論李連杰 (內容全屬李連杰的電影,不喜勿看)


《霍元甲》一post中提到李連杰,熟悉筆者的朋友都知道,除了他以外,我沒有什麼偶像。

一個時代的終結
李在1992年的《黃飛鴻》一鳴驚人,掀起了民族英雄片熱潮,並為曾紅極一時的「XX師姐」一類的現代武打警匪片劃上句號。那年代的警匪片紅了一個楊紫瓊,紅不起楊麗青。「前楊」的功夫是橫練回來的,那時她本來只是一名舞蹈員,但被導演點中,飾演《皇家師姐》的主角。 電影賣座,投資者食髓知味,開拍同系列的續集。

在武打演出片,作為一個新人,必須要有武術指導的引領及武師的提點,才會打得精彩搶眼。據稱她拍片時為贏得龍虎武師的認同,刻意與全男班的武師一起練拳,偶或「堅打」切磋。雖贏得武師的敬重與經驗,但換來了一個鼻青臉腫。在我看來,前楊雖未嘗受過正式的武術訓練,但打起來非常紮實,拳腳健魄有力,絕非裝出來的。反之,我對「後楊」認識不多,但其功架明顯是靠武指「指導」出來,配合鏡頭的運用,展現的只是自由搏擊加跆拳道的表演功夫。唔怕貨比貨,楊紫瓊是紅得有理的。

英雄的傳奇
說回李連杰,他一生都頗屬傳奇。一次訪問中,他透露自八歲起,便到了少林武術學校寄宿學武。那時每天六時起床,然後空著肚子跑四十公里,是每早都四十公里!然後再練八小時功夫!李憶述,習武多年來從沒有一次可以順利完成四十公里跑,但這項鍛鍊對他日後的練習及工作有極大裨益。的確,拍武打片,瘀傷割損實屬平常,亟需堅毅與忍耐,君不見《醉拳二》結尾的「哈碌鏡」,盧惠光與成龍對打時不慎互撞,令盧的鼻血直流,一臉痛苦委屈嗎?

李連杰的多套電影中,無論是民族領袖系列的《黃飛鴻》、《方世玉》、《洪熙官》、《精武英雄》,或是現代英雄系列的《龍行天下》、《中南海保鑣》、《給爸爸的信》、《黑俠》等,李打的大都是傳統中國武術的招式 – 套路裡的動作,而並非現代武術主流所定義的技擊。誠然,那些動作要耍得好看,絕非一朝一夕。同時,只有受過長時期傳統武術訓練的人,才能像李般無論長短軟硬兵器都在行,順手拈來都可「打兩咀」︰纓槍、長棍、繩鏢、九節鞭、劍、刀、枴、棒…暫時李未用過的,我看只有匕首 (即《殺破狼》裡吳京用那種) 及大刀 (俗稱關刀)。

出色武指 + 高強武藝 = 拍案叫絕的場面
李的電影中,多虧熊欣欣、袁祥仁、袁和平、元奎、程小東等傑出的武術指導,他武藝高強、大義凜然的形象才得以成功塑造。不過,亦因武指都是同一群人的關係,很多電影裡的武打場面如出一轍︰《給爸爸的信》李手持雙枴以一敵N的,與《Kiss of Dragon》李在警局時與N+2名身穿空手道道袍者對戰的一幕;《Kiss of Dragon》裡李在警局裡與矮小外國人交手,與《精武英雄》裡李與周比利最終一戰,不少招式都老實不客氣地「照搬」;《Lethal Weapon 4》李與兩名主角雨中肉搏,與《精武英雄》開場時李與一群日本人交手一幕等等…此類例子不知凡幾。

李主演的武術電影雖不勝枚舉,但技擊場面屬「匠心獨運」級的,反而不多︰《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裡李與甄子丹在官衙裡及在竹棚裡的兩場對戰、《方世玉》結局時李與趙文卓的一戰、《中南海保鑣》劇終前李與倪星煤氣室一戰、《精武英雄》李與錢小豪兄弟䦧牆反枱一戰及《英雄》裡李與甄子丹的一戰。這些武鬥幕幕華實俱備,有實戰技擊有套路招式,武指們在此必定下過不少苦功。同時,高手好歹也不能單空仗個人表演,必須有個斤兩十足的對手,方有化學作用,成就令人難忘的技擊場面。

李初期的電影不屬純武術電影,武術只是催化劑,透過武術交待劇中人物的矛盾,繼而推進劇情。例如《黃飛鴻》裡,導演透過劇中角色的互片,突顯出寶芝林、衙門、沙河幫、洋人及嚴振東等人的矛盾,舖排出緊湊的劇情。三十部的武術電影中,除李自己的角色外,其他腳色都偶見血肉。經典範例可算是《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裡的甄子丹。

有血有肉的《男兒當自強》
甄在片中飾演納蘭元述,是一位武藝超群的朝廷命官。納蘭身受當朝俸祿,應當擔君之憂,擊退白蓮教,保護外國人在中國的「產業」。不過,納蘭都屬炎黃子孫,自己也就痛恨朝綱不靖,外敵入侵,故此他又會私下釋放因滋事被捕的白蓮教教徒,亦同時親手幹掉英國參贊。黃飛鴻祈將一班被白蓮教追殺的小孩子交託官府照料時,納蘭的良知告訴他這是父母官應做的事,但另邊廂他又怕因而惹禍上身,演活了為官者心理。

其後,納蘭為追捕孫文等人及革命份子名單,與黃飛鴻在一個竹棚裡展開了連場激鬥,起初雙方以棍法比高低,但長棍折斷後變成要以棒術分高下。是次交鋒應屬李連杰電影中的經典場而之一,但沒有了李的剛勁與甄的矯捷,再好的武指也只是巧婦難為無米炊。

(小記︰不說不知,《男兒當自強》裡的孫文,就是我們晚晚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見到,飾演乾隆的張鐵林,那時的張還未蓄上鬍子,年輕倜儻,頗有文人的瀟灑氣質;
趙文卓及甄子丹亦是極了得的武打明星,前者演《方世玉》的九門提督鄂爾多及後期的《黃飛鴻》系列時打得矯健沉實,迅若脫兔,但欠了李連杰那份純真自然的英雄感 (想想李連杰的笑容),外貌俊俏卻木獨;甄子丹在電影則永遠是充滿男子氣慨的英雄人物,但他太貪靚了!連掛彩中招都要型過人,在《殺破狼》中,佢個頭比我gel得更「行」,被拳擊時都堅持要保住個「英」look,這點實是難耐!)

後話
李連杰對筆者的最大影響是 – 沒有了他,我不會去學武,不會曾經近乎歇斯底里的去學武。猶記得中學時代曾經成為一個武痴,無論是拳腳套路、兵器技擊、甚至是有關武術的書籍皆不放過 (再謝阿瀨的《精武英雄》海報與手信《精武實戰名招》)。李連杰是次重演民族英雄的角色,喚起了筆者近十年前的記憶,當時天天練武壓腿那股熱忱的心,已給歲月磨蝕無幾,但《霍元甲》的出現,提醒了其實還可繼續修習,尤其是訓練班離開後,現在沒以往的忙碌。上星期到尖沙咀時,更一口氣買了一堆武術教材,我回來了。

(上圖取自http://www.jetli.com/hongkong/)

Saturday, January 14, 2006

Jimmy's Kitchen


繼腳傷後,又感染了風寒,幾乎連blog都沒有心情寫。

在女友的提議下,到了位於亞士厘道的Jimmy’s Kitchen午膳。記憶所及,上一趟「正式」到亞士厘道,已是1998年的事。其時在物業管理公司工作,要到不同的地區的工商廈,替那裡的管理處籌備一套檔案管理系統。由於那是「處女下海」的暑期工,印象也就特別清晰,那幾個怪裡怪氣的看更,似還在那裡上班。

抵達前,滿以為Jimmy’s Kitchen會是那種很casual的新式西餐廳。到埗時,先在大廈水牌看了看,徒步走上一樓,推門進入時,驚見原來是一家裝修古色古香、幽靜典雅的西餐廳,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境。

我倆各自點了不同的set。先說餐湯,筆者點的羅宋湯不過不失,但女友的洋蔥湯則屬特色之選 – 濃啡色的湯裡懶洋洋地漂著幾片洋蔥,內裡還有幾小塊麵包,入口清香甘甜,纖濃合度,不俗。

Main course分別是煎牛仔扒及印度乾咖哩雞。牛仔扒並不突出,伴菜的薯條則不可不提。薯條炸得金黃,餐叉輕刺沒有滲出多餘的油份,咬下表皮爽脆,內裡的薯肉卻一點也不乾身,鼻子更輕嗅到薯肉的香味,可說是高超的炸功。

女友柯打的咖哩雞更是一絕!雞肉上沾著一層薄薄的咖哩粉與香料,肉身煮得入味鬆軟,雞肉纖維每條清晰可見兼口感十足,伴隨有六種不同的小吃,配合印度傳統威化,是趣味與美味的完美體現。

近離開時,聽見鄰桌的外籍人士及兩名中國女士與侍應爭執起來,內容大意是侍應沒有問他的牛扒要多少成熟,弄得上桌的牛扒是全熟的云云…幾分鐘後,三人竟拍拍屁股揮袖而去!!完全沒有為喝過的紅酒及吃過的前菜付半毛錢!香港原來真的有這廝無賴。

Wednesday, January 11, 2006

失言


我們都不是聖人。
我們都會犯錯,更何況,我們大多數都不屬天才。

又一名政府官員因失言而被連番炮轟,她是其中一個我很欣賞的政務官 – 羅范椒芬。

當今政府常被譏為庸官處處,政府每行的一步基本上都先會被抨擊一番,可說是動輒得咎。不禁要問,不是常說港英年代遺下的公務員制度屬世界第一嗎?「飯焦」(這次真的「焦」了) 屬年輕一輩的AO,以考AO據說的難度,哪會有庸官的存在??

筆者對政府政策的制訂過程沒有深入的認識,但觀察所得,當中最難應付的還是傳媒與立法會議員。

傳媒之所以難應付,是在於現時大部份的文字傳媒及部份的電子傳媒都以反建制為主,這些傳媒都「不理好醜」,有鬧錯無放過,以反建制作為其市場動力之一。一方面批評永遠是容易的事 – 福利不夠用、執法太嚴、民主成份不足、沒有協助轉型;另邊廂,近年經濟不景,市民的怨氣無從發洩,最簡單的固然是直接指罵當政者 (當然政府亦是有不少不足之處),固此反建制絕對有市場。同時,又要說句,護建制一方的,實在不爭氣,說來說去都是三幅被。你地唔厭,市民大眾都厭啦。筆者自大學二年級起,幾乎每天都看勻各大小報章 (當然不是逐粒字看),包括明報、星島、文匯、東方、蘋果、偶看SCMP及政府新聞稿,當中真真正正沒有賣誰的賬的 – 多年來只有星島日報。

立法會議員更是另一大headache,蓋他們不止能鬧,更能左右大局 – 不投票!雖說根據《基本法》行政長官有解散立法會的權力,但有人會拎呢把「尚方寶劍」出來用咩??須知道市民就是立法會議員的米飯班主,近十萬的薪津!不吸引嗎?立法會議員又豈可跟老細作對?作死乎?因此,在那些乜費物費、福利社保等的議題上,為著選票的考慮,部份立法會議員不得不事事跟政府對著幹。當然,他們此舉亦是有著一定的民意基礎;同時,立法會議員及其相關黨員、區議員、社會代表等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 / 恩怨,亦或多或少在他們的選票取向上,釋放著一定的力度。(嗯,筆者要強調有一定的民意基礎不一定代表這是「應該為社會做」,或對整體社會 / 大部份市民一定有利)

倘若跟立會議員的條件談不攏,政府的功夫也只是枉然 – 例如那些Directorate 換Directorate的 deal,實是不知所謂。雖曰政治是妥協 (compromise) 的藝術,但不是鋪鋪都明碼實價的一換一呀!談判中,高級官員事前的計算之多之繁,實非我也凡夫俗子所能明白。

「外電」常道中國人的政治沒有幽默感,在香港,某程度上這是準確的。飯焦此回應,想深一層,不是全無道理 – 法治社會重証據重客觀,不要因為死者都是教師就說教改與自殺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是labelling,的確有違邏輯;不過,飯焦這樣說亦太笨了!回應予人冷漠涼薄之感是不爭,反駁者只消一句︰「是不是要我在遺書上聲明自己沒有財政困難沒有家庭問題沒有健康問題,並說我因為教改方跳樓,你才相信?」就可以將官員迫得無處容身。飯焦亦自知「爆鑊」,急急忙第二天就立即鄭重道歉。

此舉反映飯焦有一般中高級公務員的弊病 – 維護自己的工作時太defensive,太direct,人們說話中有「位」便會被官員尋隙而辯,沒有說話前先從受眾角度出發。高官們,政治不是辯論比賽呢。經過葉太一役,似乎大家還沒有學乖。(尤是唐英年之流,實是志大才疏的同義詞)

近日晚上都追看《鐵齒銅牙紀曉嵐》,上一輯「侍郎是狗」一段笑得我幾乎氣絕。看到劇中的紀先生及和大人雖身居要職,但處事舉重若輕,愛用言語配合智慧化解危機,紀先生揮一揮袖,天大的危機都一笑置之。這種談笑用兵、瀟灑自若的態度,或許就是我們的高官所最欠缺的calibre。


後記︰
一、在這個崗位工作久了,愈覺人浮於事,世途險惡,小人當道,管家弄權,違己交病,因此剛過的「長假」實在享受得緊。反之,另一邊廂的義務工作則教我眼界大開…有一些事,原來自己還未夠火候好好處理。對了,我就是想要這種exposure,這種磨練。當初的決定沒有錯,K,謝謝你,就是你一個電話,影響了小弟。

二、有幸得到D6親筆寫的英文信件…再一倘眼界大開,揮灑自如的語句、恰到好處的形容、心思細密的安排、見都未見過的vocab…Grade A 即是Grade A的政務官,原來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幾乎忘了,是次要多謝J。

(圖片轉載自sina新浪網)


補充︰
剛在互聯網上找到了那一段精彩對話,分享一下︰

那是眾大官正在等候皇帝的時候,三五成群站著閒聊談笑。官拜尚書的和珅乘機要戲弄侍郎紀曉嵐,於是有了以下這段對話。

和珅:啊,紀侍郎,紀大人,請過來,有事請教……那,那那!是狼(侍郎)是狗?

眾人:是呀,是狼(侍郎)是狗!侍郎是狗!

紀曉嵐:哎呀,是狼是狗?和尚書,堂堂一品大學士,連狼、狗都分不清?我教您個招吧!看尾巴,下拖,是狼;上豎(尚書),是狗。尚書是狗!

和珅:上豎是狗?好你個紀曉嵐!尚書能是狗嗎?

紀曉嵐:侍郎既然是狗,尚書就不必謙虛了吧!

劉御史:巧言舌辯!狼吃肉,狗吃糞,它吃肉,是狼(侍郎)是狗毫無疑問!

紀曉嵐:這位大人眼生得很,請問尊姓大名,官居何職啊?

劉御史:不敢!敝姓劉,名構,乃結構之構,新任江南道御史。

紀曉嵐:久仰!御史大人適才所言不當。

劉御史:怎麼不當?

紀曉嵐: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御史吃屎!

劉御史:啊呦!吃糞就夠難聽了,幹嗎還要吃屎!臭死了!臭死了!

紀曉嵐:臭死了?吃不著屎,還要追屁,溜溝(劉構)子!

劉御史:斯文掃地,斯文掃地呦!

Tuesday, January 03, 2006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都說我out,剛剛才看罷《Closer》(誘心人)。

電影以標題的一句歌詞作始,看似浪漫,惜兩小時的影片中,充斥了妒忌、背叛、報復和謊言。四位主角週旋於彼此之間,催化劑是沒有自控的慾念、嫉妒與報復,叫人看得沉重。電影帶出其中一個訊息︰有人認為愛一個人,便應跟對方講真話,倘部份「避之不宣」就是欺騙。道德告訴我們︰謊話,是不能原諒;但真相,又可是我們承受得起?

電影中有不少男女質問對方外遇細節的場面,當中一幕丈夫追問妻子婚外情的每項細節,丈夫本屬受害者,但翻出了赤裸裸血淋淋的真相後,妻子卻頓成弱者,被慚愧與自責折磨。反之丈夫最終似成了「勝利者」 -- 他成功向Jude Law報復、佔有了Jude Law的前女友、亦傷害了不忠的妻子。電影雖沒有清晰的過場,但劇情發展緊湊,這點導演應記一功。

另外精彩的一幕,是近劇終時兩男角在診所「講數」一刻。男醫生的言語教我難忘︰他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一個男人在處理兩性關係時那種不受控制並出於原始本能的復仇心理,本質上可說與動物無異 - 與我爭地盤或「交配對象」的,就是我本能地憎恨的敵人。故此他在Jude Law臨離開前,都要將另一個真相告訴他,殺他一個措手不及,更拎佐個尾彩。相反,Jude Law則把一種男人演活了 -- 在感情事上拖泥帶水但心地善良的人 -- 亦只有這種男人才會在這種情形下不由自主的哭起來。

聽說《Closer》是改篇自英國的話劇,對,是外國的橋段。筆者相信在中國人的社會,大家或許都曾經很想問伴侶一些片中常見的問題,但我們畢竟含蓄一點。

誠實是真愛中應有的成份,還是謊言養活了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