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此刻

是時候再尋找了

Saturday, April 29, 2006

黑社會二以和為貴


「秉承」上一輯的「傳統」,《黑社會二以和為貴》的電影海報繼續浪漫化黑社會這種組織– 「黑社會都有愛國的」。 (呸!)

去年《黑社會》上映時,以「杜Sir之顛峰作」作招徠,但筆者及網友波濤皆認為,此片雷聲大雨點小,名大於實。《黑》片中各主線連接不足,有支離破碎之感。雖說片中不乏暴力成份,但據悉電影當時被列為三級,主要是因為當中有傳統的黑社會入會儀式 – 立洪門三十六誓、燒黃紙、斬吉、碎蓮花及篤桂枝等。須知道,根據《社團條例》,凡使用三合會儀式、名銜或術語的社團,均被視為三合會社團。如此敏感的題材,誠然需要較嚴格的管制。

《黑社會二》與第一集的最大不同之處,是第一集主要描述在一個受建制 (警方) 限制的環境下,幫會頭目們如何「目標為本」地爭奪龍頭棍。同時,龍頭棍牽動著兩個大佬的關係 – 由「暗湧」-->「不和」-->「拍檔」-->「互相殘殺」。任達華飾演的林懷樂,其內斂個性配合一班「死士」,成就他為最後勝利者。整部電影,任達華的形象是運籌帷幄、沉著而狠辣,一路佔著上風。

《以和為貴》則大大不同。這集的主角似乎是古天樂飾演的Jimmy仔,反之任達華則為強弩之末。《以》的主線是兩個大佬在爭逐當龍頭的過程中,如何不擇手段,極盡展現人性赤裸殘酷的一面。片首各大佬在飯店的講數、樂在釣魚間擺平東莞仔的異軍突起、樂與Jimmy仔餐廳中毫不留情地擘面等劇情都張力十足,能令觀眾屏息靜氣,期待談判的結果。在營造氣氛上,杜琪峰的處理進步了。

杜琪峰外,任達華亦進步了。在起首的飯局中,任達華獨對各懷鬼胎的契仔,自己心下也盤算著下一步棋應當怎行,到他對東莞仔說的一句︰「咁多人撐你,唔使我都夠啦。」,同時臉上迫出陰險深邃的笑容,很dry,卻猶勝千言萬語。後來,他為連任而四出「拉票」,心情七上八落,及至形勢漸遜,四面楚歌 (上次撐他的鄧伯離他而去、兒子又因為「與黑社會有關」而被勸說轉校),任達華演活了那「大勢已去」的心情,欲力挽狂瀾卻又有點力不從心時不我與,最終在鬥爭中賠上了性命,因果業報。

古天樂亦沒有原地踏步,他以往那些《絕世好B》裡的角色委實嘍囉得緊。是次他演Jimmy仔演得不俗,微皺的眉頭隱隱透著一股年輕人力爭上游的悍勁與狠勁。唯一可惜的是電影的結尾,當他知道自己被公安廳石副廳長擺上枱後,那擺頭擺腦的動作浮誇過火,欠了一點內心的表達。不然,古天樂的表現會教人另眼相看。

當然,不可不提的是《以》那些血腥場面。意識太瘋狂了,以大鐵鎚打完還「意猶未盡」,繼續肢解碎肉再餵狗!筆者身邊不少觀眾都鬼殺咁嘈,曰太殘忍太變態云云…所以奉勸女士們怕核突的話,還是再三考慮好不好入場看!

筆者曾經批評《黑社會》教壞細路,拙作可按此觀看︰http://kingshing.blogspot.com/2006_02_11_kingshing_archive.html

至於杜琪峰借電影來譏諷特首選舉,嗯,他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上圖取自www.cinema.com.hk)

Friday, April 21, 2006

我看《殺破狼》


早前已看過《殺破狼》一片,當時已有感片此與傳統的武打片種有明顯的分別。近日翻看,發現這個「分別」應是甄子丹刻意造出來的。筆者當然並不認識甄子丹,但從他的談吐舉止看來,甄應是個非常自負的電影人。《殺破狼》是甄開正牌頭以男性為主的現代警匪片,他自信自負的性格,完全展現在片中僅有的武鬥場面上。

這些武打場面有幾個十分特別的地方,就是︰

凡甄子丹與對手徒手搏擊時,很講招式的實際功效,不單求華麗;不過
用兵器對戰時,偏偏又取難不取易

為何筆者這樣說?
過往的武術 / 武打電影大都以「華麗」為定位 – 要求儘量運用套路及現代技擊的招式,賣點是好看搶眼。由於以長兵器對打一定比用短兵器好看,因此,無論是傳統的民族英雄電影,又或是現代化的劇本 (如《玻璃樽》),如有兵器對拆的場面,至少其一中方會用長兵器 (槍、棍、鞭、大刀),再拉遠鏡頭,製造出招招奪目的攻擊。

假若雙方都同時用長兵器的話,兩人則多為武林高手 (如《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裡的黃飛鴻與納蘭元述咸蝦攤一戰),武器對策招式華麗,絕少近身搏擊 (因為長兵器難有漂亮的近身攻擊)。相反,徒手技擊的話,必會拳腳並用。出腿時,必為中至遠距離,剛好是踢腿的有效攻擊範圍。比手的話,又必是近距離,打打拆拆幾下,再出現擒拿手,反關節,甚或「一招二擊」的技倆 (例如直拳後不收手,再追以捎拳攻擊)。總之,拼湊出來的畫面,就是懂不懂武術的觀眾,也會覺得精彩。

不過,《殺破狼》就反其道而行。

先說甄子丹的徒手搏擊場面。他摒棄了傳統的近身互拆較量的方法,加入了不少以往被忽略了的動作元素。例子可見︰

1. 在甄與任及其下屬天井對打一幕,甄不會拳拳到肉。有敵人飛撲過來的話,他不會以老拳侍之,或以腿法破擊。反而,他會借力打力,將飛撲過來的敵人順勢「擲」到另一方,卸去攻擊,慳水慳力。不得不說,這是實際「打交」也很管用的招數。

2. 加入了大量的摔技。以往的武術電影中鮮見有摔跤的動作,一來真正懂得摔跤的武術指導不多。須知道,傳統的武師都以學北派京劇或傳統套路出身,當中精於摔跤的少之又少。再者,摔跤給人一種「兩個麻甩佬扭打」的感覺,觀賞度不高,動作不華麗,又不易模仿,故此以往的動作電影中鮮見摔跤的動作。

不過,《殺》片裡出現了極大量的摔技。甄子丹在天井上先屢次摔倒夏詔聲、在舞廳裡又多次摔倒了洪金寶。當中更多次使用了柔道的「寢技」(其實還不是我們的摔跤招式,日本仔乜都抄襲一番,然後加個「道」字就以為添上了光環),甄最後把洪金寶的手腕關節硬生生地扭斷 ( 依筆者所知,那一下應為柔道的「十字制肘」;郭富城在《柔道龍虎榜》也有使用過)。老實說,筆者猜想甄及洪在這一幕中花了很多功夫去「度」,將拳腳技擊自然混入摔跤技巧中,造出具真實感的互搏場面。可惜,效果不見得十分好。他們的動作變化太快太多喇,非常之咁大貪,坦白說有幾個動作,筆者要翻看幾次才看得透他們在做什麼。不過,該幕整體上拍得十分緊湊,挺有「真打」的感覺,以官能刺激角度來說,他們都算是成功。

3. 捨易取難。相信看過《殺》片的朋友,必不會忘記甄與吳京在後巷交手的一幕。那幕甄持伸縮警棍 (用的應用中國武術裡的「棒術」),吳持匕首,短兵相接,驚險至極。只有說,不是自信爆棚的人,決不會以短兵器作為「防身器」。短兵器攻擊範圍有限,只比徒手多一呎左右,對手只要輕躍便可進入另一方的半呎範圍內,令短兵器得物無所用。對著「行家」的話,持兵器者分分鐘被擒拿個正著,再被脫臼。

不過,甄就是捨易取難,以短兵器對戰,務求拍出「只有好像我們的高手才做得到這套動作」的觀感。細看他倆的動作,非持刀 / 棒手在對打時都經常不由自主地揮舞,這是在進行真正技擊時十分正常的小動作,用以保持非持武器手的活動性及反應,保持身體的警覺性。由此可見,《殺》片標榜「場場真打」,也有一定的真確性。

筆者所見所感,《殺破狼》是一套不大平衡的電影。Man味滿瀉,女主角「可算」是任達華的女兒。電影劇本流於簡單粗淺,不少場景更十分誇張 (例如Ba叔被圍一幕,d古惑仔有無咁有默契呀?)。最俗不可耐的是,當甄子丹打敗了「最後一版大佬」洪金寶後,竟然置被綁起兼身受重傷的任達華於不顧,自顧自的立即開枝酒吹喇叭,豪飲一番!??!喂甄子丹!唔好太man好喎!咁滑稽的劇情,我會忍唔住笑架!


後記一︰
好友小傑對《殺》片有頗幽默的評論︰
http://nicholaswong.no-ip.info/?p=375


後記二︰
吳京有「北京黎明」之稱,乍看的確有幾分相像。與不少武術演員一樣,此君都是出身於少林武術學校。與趙文卓、于榮光、甚至李連杰不同,吳君外表頗為乖乖仔,頗有陽光氣息,演不出一點邪惡味。遠在亞視的《太極宗師》,筆者已有看他的演出,惜他的功夫個人風格不強,相信要真正成名的話,還是要浸多點日子。


後記三︰
雖然筆者的至愛是李連杰,但不得不承認,甄子丹的身手比李連杰的更為全能。他無論是中國武術、西洋拳、兵器、摔跤都會。甄初期在水銀燈下的生活頗不得志,拍了不少「警匪爛片」。近年終於「殺」出個頭來,先後在好來塢電影中客串 (Blade 2的Snowman)、參與電視遊戲的製作 (鬼武者) 及成為知名的武術導演,總算熬出個頭來了。


後記四︰
發現了《霍元甲》與《殺破狼》的相同之處….是什麼??原來片中洪金寶的妻子,與《霍》片中秦爺的妻子,同屬一人。此姝名為何思融,她外貌雖標緻,但千萬不要小覤她,以為她是散兵游勇。她是袁家班的武術隊成員之一,也曾為全國武術冠軍,在《方世玉》中當過李嘉欣的替身,估佢唔到哩?


後記五︰
甄子丹非常喜歡使用中國武術裡的「裡合腿」,簡單來說,如「強腳」是右腳的話,即是右腳先由身體左方輕輕吊起,再提至最高點 (最漂亮當然是額角以上的高度),然後立刻收緊大腿四頭肌,配合腰力及髖關節用力向下壓,以腳踭位置攻擊。難度不算高,但使用者大腿筋必須要鬆!否則不會好看。在《殺》片中,他在裡合腿破了張智堯的「食油罐卜頭」攻擊,timing掌握不俗。在《英雄》中,甄與一眾高手對戰時也有用過。朝鮮半島武術 -- 跆拳道有相類的招式,叫「切腿」(chop kick / cut-down kick),分別是跆拳道的是在身體外側起腿 (如強腳是右腳,即由右外側起腿),空隙比裡合腿大很多,起腿時間亦較長,在狹窄的空間裡會給裡合腿比了下去。所以都說「我武維揚」。


後記六︰
早前與眾網友提過會寫一篇純講中國及其他武術的文章,但近來頗為忙碌,網友們還請待多一會!

以上圖片取自《龍影再現 – 甄子丹正體影迷網站》及《殺破狼官方網站》。

Tuesday, April 11, 2006

花樣年華


造十年夢也想不到,工作竟包括造訪花墟。真係有咁荒唐得咁荒唐。

對花墟的印象還停留在數年前的一次經驗 – 那是農歷新年,到花墟買花。嘩,真箇「肩摩轂擊、熙來攘往」,人車爭路,叫賣聲鼎沸,講價聲震天,滿街都是踩壞的切花與花泥,是個九流的地方,連狗都不宜久留。所以筆者一向不明白,何以花墟會是父母的熱遊地點之一。

今日約十時到花墟購買「所需品」,同事L對不同「路數」非常熟悉。在選購與討論佈置細節時,不經不覺已經走遍超過三十家大大小小的花店。滿街都是花香,心曠神怡,繁花似錦,拼成「一條錦繡遊人路」。很美,很地道,很應該保持下去。

走過一家大花店時,內裡放有不少小盆栽。猛然想起,老前輩H提醒我要放一盆「碧綠」在房間的一角,「咁WW你先可以坐得穩穩陣陣」。細看,只賣$15,抵!這就成了不經意的「戰利品」,寧可信其有嘛。

記得早年曾與Q熱烈討論「花」的問題。筆者看來,切花不及盆栽花好、盆栽花又不及活在荒野的花好。就讓花兒在荒野中隨風飄揚,乘風昂立,散播花粉,潤澤蒼生,在強風暴雨中磨練身段,培養堅毅不屈的性格,不就是最好嗎?我是看生命力的。愈受保護的生物,就愈難見真章。固此,「切花」,被割去了根部,就像苟延殘喘的生物,幾乎等於死屍,生命瞬間即逝。

反之,Q則認為切花也有美態,其美不遜野花,其情也是可親可感,筆者當時真的很不以為然︰「被宰割了以作擺設的半死不活怎會比完整的生命好?」。還是爭持不下。

(事後回想,嗯,大意了,很可能剛剛她丈夫才送她花,我又怎生說她收死屍為禮呢?)

Monday, April 10, 2006

淡淡同袍情

S離開後,office老是少了一份生氣。

S是個很不錯的同事。假若可自選三大拍擋,他定是穩膽。他不愛矯情飾行,不喜應酬造作。閒時一副愛理不理、嬉笑怒罵的態度,但工作起來,則頗為認真,認真中更多了一份罕見的承擔。我們其實需要這種人。

上司不在時,S、L與我會在大廳胡扯一番。S與我甚至會「互窒」至「大打出手」(對,兩個歲數總和超過60的男生在辦公室互片)。這是最好的時光。S這種人,是交得過的朋友。

竟然對一個男人有懷念的感覺,這或許側面投射著對綱紀敗壞的痛恨。

希望每處都有清流是一種不顧現實的妄想,但總不要處處也見「濁品」吧。

官政腐朽,吏治自然不靖。

Friday, April 07, 2006

Old Soul

凌晨3時。

忘了上次不能入寐是何時,本來近年漸漸少了以往的雜念,頭腦清澈了不少,這是與Q的緣份使然。頃刻發現,閉上了眼與把心靈關上是兩回事。

曾研究佛學,發現無論是哪一個宗教,把簡單的教義愈弄愈複雜艱澀的都是人,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亦了無意義,是將教義「微積分化」,將簡單的道理繁瑣化。不見得修習乜宗物宗與「成佛」有任何關係。佛學與武術一樣,只要參透得到最元祖、最基本的意念,便可獨步天下,瀟灑俠行,繼而啟發他人,雨澤蒼生。再多的「教義」、是「想」出來的,是腦袋Create出來的,不接近自然。所以,人應當是最不接近「神」的生物,比不上其他的任何動物。

曾有感佛教慈悲為懷,但是不是人要成佛就要出家?如果已經出塵看破,又何須出家?如果因為怕受俗世所牽,那就是未淨,已潔淨的話,出不出家根本沒關係。那末,出家不是流於儀式嘛?儀式又真的有助成佛嘛?況且,在現代生活的解讀中,佛家思想帶有隱含的消極意味,是不是為了對「苦」有出世的闡釋,才去成佛?要成佛,要到極樂是否必須只用佛家思想?有沒有轉彎的餘地?有否跳出框框的可能性?又或是,倘要成佛就要遵守教義,但假若生來就「破」,已經「行住坐臥皆禪」(born realized) 的話,又何須誦經唸佛?是要儀式、要文字、要戒條、要解脫、還是要超渡在苦海的其他人?連「小乘」都未到家,何能擔上「大乘」之任?

人生是苦嗎?。「病」是苦、但「生老死」必定是苦嗎?苦從何來?如何為「苦」烙下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人生在世真的是「喝加了糖的苦茶」嘛?就是參不透這點。

近年,得到Q的「醍醐灌頂」,生活本來本著「無常」、「慈悲」、「閒」、「靜」、「空」,活在當下,當下即是。「我在」不一定因為「我思」,是因為我們本來就是自然的一份子,找到本源後,彷彿是一滴水點,回到大海的懷抱中,再也無分彼此,生生不息。「我在」本來就是「自然」的微觀角度。

「無思慮的入靜狀態」是「禪」的現代化演繹,「禪」就是活在當下。「我」只是一個代名詞,不屬於過去、不屬於將來,因為「過去」與「將來」都是「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 的展現,是一種桎梏。

換言之,雜念都是從ego與superego而來。是夜就是抹不掉這些罣礙,這些漣漪。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仍是凡人,還未到「無一物」的境界,拂拭拂拭,潔淨一下,除去塵埃。凡做clearing後,明鏡會「非台化」一會,但還是要勤力打掃,方達無樹之地。

Wednesday, April 05, 2006

重逢


重逢。

一別兩年,你還沒有什麼改變呀啊。這兩年過得好嗎?有沒有被人欺負?

說的不是什麼「舊相好」,是一頭小貓。

小傑在收養芝麻前,已經想過養貓好一陣子。有次我向他報告,在我家附近的一個工程地盤有幾頭非常可愛但可憐的小貓出沒,其中一隻便是他。(筆者刻意不用「牠」,因為既然眾生平等,我們就是平輩,是朋友)

他是一隻「四蹄踏雪」,矯健靈敏的小黑貓。記得小傑小保與我曾經想過把他「生擒」過來的,但他實在敏捷得很,用過貓糧「招安」又不成功,最後只有放棄,而工程完成後不復見他的蹤影。

今夜又見到他了,依然機敏,連為他拍個照都很高難度,故此相片的質素不佳。

小傑小保,認得他嗎?

Tuesday, April 04, 2006

盲目


蕃茄
對蕃茄的鍾愛,已達不能自拔的地步。

小時候到麥當勞吃薯條,每當長輩捧著餐盤,向等食的我走來時,我總會先發制人,一個箭步輕躍上前,往餐盤輕輕一掃,看看有沒有足夠的茄汁包。以一個大薯條來計 (記得多年前是沒有「中薯條」的),至少四包茄汁方夠我這年幼版的「點Jack」享用。

到青年時,又有一「必吃」,就是鮮茄牛肉飯炒底。

其時每逢週末,母親大人中午便會與一眾雀腳在酒樓飲茶,為稍後的「激戰」培養一下情緒。筆者則有理無理,叫上十多款點心,配以「鮮茄牛飯,炒底丫唔該」。當時,一眾師奶對發育中的我能在頃刻間消化十款點心及一碟飯,均嘖嘖稱奇。

到近年,為健康著想,開始習慣自己煮食,但無論滾湯煮餸,筆者都愛加入蕃茄,一加就是四五個,滾湯、煮pasta、煮家常餸菜亦然,這算不算obsession的一種?

唯一底線,只會吃煮過的蕃茄。


李連杰
又是他,一眾網友相信已經有點膩。

但沒法子,喜歡就是喜歡,其實不需要原因。喜歡可以不明所以,那是一種感覺,像觸電的感覺,可以十分盲目。

將《霍元甲》的DVD看了超過10遍,不算多,當年看《精武英雄》相信超過50遍。這是不折不扣的盲目,如假包換的著迷。但越看得多,便越留意到《霍》與以往的不同。每個場面的配樂、服飾、氣氛都是經過精心編排,是一部有內涵的電影。多年來,李的電影似乎只有這套《霍元甲》、《黃飛鴻》及《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屬「裡外兼修」,不老是「見面即砌」的電影。(霍元甲與秦爺片中的生死相搏依然驚心動魄)

同時,終於有機會看那套《龍的光輝》(這套電影大家可以不理)。這是一套以「寰宇風情」方式講述中國武術的電影,最重要當然係有收錄李連杰年輕時的練功片段啦!這套片的一男一女兩位「主角」比「王靖雯」回流香港時更娘上百倍,他們在片中初次會面時竟先來個「以武會友」,死得!

不過,接著輯錄出來的內地武術運動員的武術練習則非常瘋狂,均屬「武藝高強」一類。老實說,一個業餘如筆者的人,你很難要求他在舞花收槍後,可立刻打一個側空翻 (不是側手翻呀) 再緊接一個旋子。同時,相信在香港會玩九節鞭的業餘人士亦屈指可數,太危險了,稍一失手有打瞎自己的可能。

《龍》片中錄有幾段李連杰的套路片段,其時李連杰約十多歲,稚氣未消,但與現時的外貌沒有兩樣。他耍的刀法委實令人拍案叫絕,那些纏頭裹腦、剌刀、刀花等的動作絕對可以成為武術學校教材,不愧為全國武術五連冠。

自一套《霍元甲》,有線近日經常重播李連杰的電影,每播一次就總能把我的注意力吸引過去,相信要等這陣熱潮過後,方可稍稍冷靜下來。

(以上圖片轉載自新浪網)

Saturday, April 01, 2006

眾生皆平等


走過公園,沿途林木一片翠綠,生氣盎然,賞心悅目。記得猶在學時,每星期一、三、五都到公園跑步,其時總有一頭小貓「陪跑」。那小貓應是給人遺棄的一類,但對人卻未存敵意,你跑,他就伴在旁一起跑,邊跑邊側著頭望你。到我休息時,他會徐徐走來,在我小腿間穿來插去,撒一撒嬌。可能太久沒有人呵護他了,他「喵」起來總是特別淒怨,生怕這個萍水相逢的途人最終也會離他而去。因此,當時跑步我多會帶備一包貓糧 (係呀,邊跑邊拎住…),讓這頭被遺棄的小貓,嚐一嚐人間溫暖。(隨街餵貓的動作,筆者與小傑也試過)

可惜後來公園有工程,再也見不到他了,未知他安好?

同為生命,同一天空下,分別可是這麼大。一些貓兒可以高床暖枕大魚大肉,一些則連溫飽、安全也成問題。

認識筆者的人都知道,哪怕行乞者如何衣衫襤褸,我也是從不會給他一毛錢的。也許《警訊》太深入民心,我總覺得他們大半都是「職業行乞」。不過,更重要的是,在香港這個生活富足,政府又慷慨的地方,人是不會餓死的,但動物們不能領取綜援、沒有救濟金、沒有教會派白米派糖果派牛奶 (講緊三十年前),餓的嘛,就只有吃路邊的剩菜殘羹,甚或翻開垃圾箱,絕望地找尋一尾還有剩肉的「鮮魚」。

近日在工作的地方,總會見到一頭貓在守衛室旁「站崗」,真的是站崗,筆者上班時見他,下班時他又「原封不動」地站在原處。早前提過的工友甲愛心無限,把一些自製的雞翼留給他。放下雞翼,小貓還小心翼翼地走近,環視四周,再嗅一嗅,沒有其他獵食者了,便咬著其中一件雞翼,「雞咁腳」的逃離現場,躲在花圃一角大快朵頤。其實我真的很想很想買貓糧親自餵他,但奈何身份所限,委實不能放下身段作壞榜樣。還好,工友甲非常博愛,每隻小野貓都「有愛無類」。

今夜又在公園附近又遇見另一頭從未見過的貓兒,看他那小肚腩,相信都是剛被遺棄之輩,貓兒明亮的大眼睛著實可愛得緊,在他「洗白白」時,我耐不住走近摸一摸他,丫,竟然全不怕人。機不可失,筆者左手立即從牛仔褲後袋掏出K750i,為他留下精靈的一刻。不過,他對鏡頭非常敏感,每次他都刻意擰歪面,或是立即轉身,不讓我得逞。最後筆者「力挽狂瀾」,將提著手機的手移近,啟動閃光燈,誰知他一個小貓爪「起爪擋格」,我決定還這頭性格小貓一份尊嚴,沒有硬來。

又有買貓糧的藉口了。

N.B. 原來是你,BR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