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外訪 – 澳門

首次以協會秘書身份外訪,地點是咫尺之遙的澳門。
Turbo Jet泊岸後,澳門海關的代表人員已在踏板的一端等待我們。一行人經特別通道 (第一次走,很新鮮) 走到待客室,寒暄一番,交換名片,再登上澳門政府的車輛,下塌一家位於山腰的酒店,環境清幽,四周散著薑花香味,很不俗的地方。
下塌酒店後,到總部覲見澳門海關關長。畢竟也是受中共政府親自任命的澳門特區主要官員,加上自己也背著一個身份,難免有點緊張。第一眼見到關長,非常年輕,看上去也不過四十六、七歲、皮膚黝黑、架著金絲眼鏡,談吐固然得體,不慍不火,值得學習。

緊接著的,是一個「官式午餐」,地點是澳門旅遊塔塔頂的旋轉餐廳。
澳門旅遊塔置有一架以極速上升下降的升降機 (頗像東京池袋那一架),當你開始感到耳鳴之時,電梯已到達餐廳的一層。該聚餐是buffet,食物質素並不突出,約及香港四星酒店的水平,景致則非常不錯。餐廳本身呈圓形,在餐廳走一周,便可一覽整個澳門,居高臨下,好不愉快。

再到下層的入境大堂,空閒度沒有兩樣。那六條行李輸送帶都是動也不動,空空如也的,不同部門的政府人員,只有在工作的地方,「等野做」。他條係他條,但相信也是枯燥得很。

再到停機坪,停留了約十五分鐘,很靜…沒有飛機升降。在香港,這是匪夷所思的事。拍了個照,跟那裡的工作人員閒談幾句,便離開停機坪,往貨運站進發。
筆者曾經在貨運站工作。在香港的空運貨站,筆者只要將電腦系統摸熟,與貨站人員保持良好關係,熟悉各項進出口物品的法例,工作其實並不困難。
但,走進澳門的空運貨站…咦?
帶隊的當地人員隨即幽了自己一默︰「點呀?似唔似七十年代的香港?」。坦白說,那裡與香港的規模真的相差極遠,整個貨運站基本上是「一眼睇晒」。存貨的地方沒有電腦系統安排 / 記錄、人與「剷車」爭路 (香港也是這樣,但這裡更嚴重)、提貨過程非常簡單、貨站保安人員正在打瞌睡…

當晚 (星期一晚) 再來官式晚餐。這次則特別得多了,據稱是傳統的葡國菜。先來的是一個湯,味道很特別,鹹得來又不澀口,湯料有蕃茄、馬鈴薯、洋蔥、瘦肉粒及一大堆不知名的食物。湯面上澆了幾滴橄欖油,令口味更exotic。
隨之而來的是馬介休。魚皮及小部份魚肉有點脆口,相信是煎過的。魚肉鮮嫩彈性十足,伴碟是一些經過腌製的薯仔粒,配合切碎的葡國傳統香料,味道雖然鹹了一點 (筆者愛清淡),但還是很特別的一道菜。稍後端來的無骨豬扒乏善可陳,不提了。
最後的甜品稱為「木糠蛋糕」。那些「木糠」是壓碎的餅乾,帶著淡淡甜味;蛋糕則很有特色,是由一些自家製的cream「打」成,質感很強很結實,活像一些真材實料的雲呢拿雪糕,味道屬整晚之冠,大讚!

在參觀過程中,事實上他們也有不系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例如,他們處理違禁/

最後一個聚餐在酒店的中菜廳舉行。在政府工作過的朋友,都知道吃飯 / 拍照時擺位必須按seniority或階級,一級一級事先安排妥當,不得造次。按正常排位,小弟左方應為一名非常健談生鬼的助理關長,右方應為關長的顧問 (我要強調是對方很有禮貌,出動頗高級的人員接待,而非小弟本身高級,小弟只是部門一名小薯仔。由於是我方宴請,所以我方主席應坐在中央,如此類推)。人來了,顧問依然坐在我的右方,但誰不知關長來到竟坐在小弟左方!oh!令我有點緊張,不得不用盡生平所學集中精神去答他的問題 (當然他只是與我寒暄…),當然,在過程中,學會了對方的應對技巧與談吐,也是件好事。
回程船上,相信是由於颱風的關係,感覺有如坐過山車一樣,都幾好玩,但拋多兩拋,筆者與另一位拍檔都感到有點不適,要不停談話來分散注意力,免得將剛才吃完的都「獲利回吐」!!
後記︰對上一次去澳門已經約五年前的事,當時澳門仍然頗為落後,除了葡京與那些主教山、議事亭前地外,便沒有特別的景點。闊別五年,澳門多了極多的建築物與娛樂場所,活像一個不夜城,值得再去一趟。撇開那些官式聚餐,他們安排了一輛車與兩名人員與我們四處吃喝,十分快活,筆者仍然很懷念那些濃滑奶茶與辣魚包!
6 Comments:
記得上次到濠江已是四年前的事,那時還未有金莎,而觀光塔亦在興建中,印象最深刻就係嗰杯在大利豬扒飽裡飲的奶茶,滑!濃!正!
wa!!!有得出trip咁好呀!!!
回pink︰
係呀, 我都去佐一間舖頭飲佐一杯非常之咁正既奶茶!! 而家仍然十分之咁回味!! 但可惜唔記得間舖叫乜名~ (因為佢地係車我地到門口, 一落車就入間舖度, 所以我都無留意舖名..)
觀光塔都ok的! 但只限風光, 唔計食物!
回皇后︰
哈哈, 去澳門之嘛, 又唔係澳洲! =D 都係好彩先有得去架咋!!
竟成兄果然係特區要員!!
回舒舒︰
噓~ 要你個頭咩~ 我想"要多d港圓"就真. 係個邊既人好有禮貌, 好畀面. 成班出trip既人入面小弟係最低級同埋最junior架~
Post a Comment
<< Home